2025年9月23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红梅教授应邀访问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并在第二十七期“山海致青”论坛做学术报告。报告由环境研究院闫才青教授主持,来自环境研究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

徐红梅教授主要讲述了其研究团队通过小样本人群个体暴露监测、大样本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体外细胞实验等多种手段,探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前后民用燃烧源颗粒态典型有机物的暴露特征及毒性效应的工作。徐教授指出,民用清洁煤替代传统燃料可显著降低各粒径颗粒物及其中硝基酚、多环芳烃的人体暴露水平,为政策健康效益评估提供了关键实证数据。此外,其团队还发现硝基酚等含氮有机物与人群炎症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多环芳烃,提示前者可能具有更强的健康损伤效应——这类化合物主要依赖分子极性与电子性质,通过受体介导激活NF-κB通路来增强COX-2表达来发挥细胞毒性作用。
在交流环节,现场讨论氛围热烈。与会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热点同徐红梅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论坛增加了师生们对民用燃烧源颗粒态典型有机物的暴露特征及毒性效应的认知。
徐红梅,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杰出青年,西安市固体废物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主要从事民用燃烧源个体呼吸暴露和健康效应等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本领域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近6千次,H-index43。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等。任The Innovation、Particuology等多个期刊青年编委。
文字:杨悦怡
图片:房丽